左旗,让千年文化会说话

时间:2019-10-30   来源:红山晚报


  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气质,蕴含着厚重的民族精神。作为契丹辽文化的富集地,巴林左旗在推动辽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的同时,充分发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辽文化产业,让历经千年的历史会说话,让文化名城“活起来”。

  走进辽上京都城遗址,一条条错落有致的木栈道已初具雏形,总投资2430万元的辽上京皇城遗址标识展示工程是建设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辽代皇城路网铺设木栈道约8000米,其中6米宽2717米,其余为3米宽。

  中兴文物建筑装饰宫城集团有限公司执行经理 陈磊:也对咱们辽上京皇城遗址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方便以后的游人来进行游览和游玩,同时也对咱们这个契丹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作为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巴林左旗境内已发现辽代文化遗存717处,其中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6处,辽上京都城遗址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巴林左旗编制完成《辽上京遗址保护规划》,2006年由自治区文物局公布实施。随后,巴林左旗实施了辽上京遗址防洪、辽祖州祖陵遗址防洪、看护房建设、皇城西墙外环境整治等保护工程,有效保护了都城的完整性,成为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大遗址之一。

  巴林左旗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 左利军:特别是2017年投入5.36亿元,完成实施了辽上京皇城西墙外环境整治工程,拆迁542户,使得辽上京城更好的得到了保护。

  在做好辽上京等遗址保护的同时,巴林左旗一系列大手笔的研究、开发、利用工作也相继展开。2012年,辽上京遗址和祖陵遗址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辽上京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1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辽上京遗址皇城进行考古发掘,九年间发掘面积近2万平方米,2013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 辽上京考古队队长 董新林:现在基本上可以说辽上京皇城的主要格局,我们大体已经搞清楚了。为现在你们看到的辽上京做的展示工程,提供了很多科学的依据。我们要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做更充分的准备。

  巴林左旗辽文化资源拥有独特性、唯一性、系统性和不可替代性,为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2012年左旗启动契丹辽文化综合展示窗口——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20.5万元,共有8个单体项目,其中政府投资7亿元建设运营了博物馆、契丹大剧院、景观广场、古玩城项目。在契丹大剧院里,一场气势恢宏的历史情景剧《契丹王朝》正在上演。通过灯光、全息影像等技术,把契丹王朝200多年历史,融入到75分钟的舞台剧当中。

  南京游客 王朝晖:朋友邀请来看这个演出,还是挺震撼的,挺精彩的,还原历史原貌。

  契丹大剧院工作人员 王娟:(今年到)现在游客量应该是达到了3万多,游客大部分都是来自山东、秦皇岛、江苏、河北,还有北京的,北京的我们还要做一些研学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